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通知》(中发[2016]4号)、《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 8号)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的 “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要求,发挥陕西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制定本纲要。
一、战略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省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创新主体日趋壮大,创新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创新资源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创新成果数量和转化率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具备了加速发力的基础。
1.科教优势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十二五”末,全省各类科研机构1174家,高等学校108所,两院院士64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9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 1%,居全国第8位。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突破720亿元,居全国第4位,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 42件,居全国第7位。
2.关键领域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有16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前沿科技全国领先,成功研发的世界最大吨位自由锻造油压机整体水平全球领先,启动建设的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填补国际空白,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石油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3.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成效初显。
杨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历时19年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发挥了“试验田”和示范引领作用。陕西被确定为创新型省份试点之一,西安市被国家列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咸新区列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安、宝鸡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30多个县区开展创新型县区试点,160多家企业被认定为创新型企业。
4.科技资源统筹体系逐步建立。
依托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立起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建立了38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入网仪器设备总量达8000台(套),科技文献总量达到1. 3亿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集成多领域数据7000余万条。
5.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全省建成各类企业孵化器79家、累计孵化企业超过3000家,1609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壮大。一批科技成果应用加快推动全省产业升级,大型能量回收透平机组、纯电动牵引车、大马力天然气重型载货汽车等自主创新产品实现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审视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现状,虽然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鼓励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有待进一步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教大省的潜能有待进一步释放,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优化。
(二)机遇挑战
当前,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历史性机遇:打造西部科技发展新引擎、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政策机遇;经济转型升级、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国内产业加速向西转移的产业机遇;“一带一路”战略、民生持续改善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市场机遇。
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技术更新、产品换代速度加快,占领科技制高点、抢抓发展主导权的竞争与日俱增;新常态下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产业结构单一,转型调整进入倒逼阶段;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国家创新试点示范为抓手,充分发挥陕西科技人才比较优势,围绕主导产业抓创新,围绕创新资源培育产业,协同推进yl23411永利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把我省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机制高效、创新创业活跃、创新能力领先的西部创新高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紧密融合。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强化政府引导调控,提高自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坚持yl23411永利与深化改革统筹。坚持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把改革贯穿到创新驱动的各环节。增强科技供给,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紧密挂钩、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坚持企业主导与人才优先并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配置创新要素的积极性。同时,将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加快引进和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坚持协同创新与对外开放同步。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和创新战略联盟。以扩大开放实现“借梯登高”,加快融入全球研发创新体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三)主要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 ——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 ——先进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6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全省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超过1000亿元,一批重点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于全国前沿的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科技高端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不断集聚。引进500名海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遴选1000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培养100名引领陕西和西部发展的创新型企业管理人才,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55万人。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80个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0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个产业技术联盟。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市(区)县建成500家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
第二步:到2030年,走在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增强,关键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9%。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yl23411永利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建成集约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创新平台,聚集一批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成功转化一批国际领先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重点产业迈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战略布局
以创新型省份、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咸新区双创示范基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六大国家试点示范为抓手,促进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创新板块协同发展,着力建设“两城十园一港多点”创新高地,全面建成陕西创新驱动发展体系。
(一)推进国家六大试点示范 ——建设创新型省份。深入实施《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方案》,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园区基地创新发展工程、创新型市县(区)建设工程、优化创新环境计划的战略部署,形成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创新成果产权化,实现由“陕西制造”向“陕西创造”的重大转变。 ——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和陕西古丝绸之路起点的综合优势,深度对接“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航空、商贸流通、文化旅游、能源金融、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为重点,探索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新模式,努力建成内陆改革创新试验田、全国双向开放示范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支撑陕西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建设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主攻方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管理、模式、体制、机制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先试,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中心。 ——建设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强国际合作,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研发转化高水平科技成果,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双创蓬勃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将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建设西咸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制定实施西咸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方案,把营造制度环境、扶持体系、成长空间作为主攻方向,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推动企业内创、高校众创、院所自创,形成要素聚集、载体多元、服务专业、资源开放、形式丰富的创新创业生态,建成国内一流的双创典范。 ——建设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加强农业基础研究与种业创新,攻克生物育种、农技农艺融合、节水灌溉等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农业yl23411永利型城市。
(二)构建陕西三大区域创新板块 ——关中协同创新。发挥西安引领作用,聚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要素,打造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引导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等市区依托资源享赋和产业基础,加速创新要素聚集,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打造关中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陕北转型创新。加速推进能源深度转化和高效清洁利用新技术创新和推广示范,实现传统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加快光伏、风能等大型基地建设,推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化。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促进文化旅游、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陕南绿色创新。围绕工业集聚区、一县一产业、成长型龙头企业三大重点,构建生态型产业发展新体系。统筹城乡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打造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国家生态文明综合改革示范区。
(三)打造区域创新示范高地 全力推进“两城十园一港多点”区域性创新重点。两城——两大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大西安(包括西安、咸阳、西咸新区)、宝鸡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争取榆林纳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在创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探索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
十园——十大创新示范园区。西安高新区重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重点推进干旱半干旱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宝鸡高新区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渭南高新区重点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基地重点推进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创新;洋西新城重点推进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创新;咸阳高新区重点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创新;愉林高新区重点推进能源高端转化创新;安康高新区重点推进富硒生物产业创新。
一港——中国西部yl23411永利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力电子、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九大重点领域,搭建各类创新和服务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载体的协同和集成,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能力,打造引领西部、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yl23411永利港。
多点——多个创新型市县(区)。重点在城镇化基础好、科技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区率先开展创新型市县(区)试点,围绕县域发展主导产业和转型升级重点任务,推广“一县一产业”“一县一高校”“一县一院所”等合作创新模式,多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支撑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四、核心工程和重点任务
紧紧抓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我省重大需求,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为核心,协同推进管理、合作等全面创新,围绕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九大核心工程,着力推进32项重点任务。
(一)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不断提升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等领域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1.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产业集群化。加快推进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开展西咸新区、延安新区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加快下一代互联网、信息惠民、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等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推进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应用与服务一体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
2.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支持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以及传统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装备产品和制造业设备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骨干企业带动本地配套企业实现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推动航空、航天、输变电、数控机床、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能源装备、化工装备等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品,推进制造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发展现代能源综合开发和深度转化技术,促进能源化工产业高效清洁化。提升能源产业利用效率,以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为抓手,加快实施DMTO(甲醇制烯烃)三代技术、煤制芳烃、陆相页岩气经济规模勘探开发、油气田低渗储层压裂改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高参数低排放燃煤发电、生态矿山和智能化矿井等重大技术研发,推进能源绿色高效开发和深度转化技术攻关,促进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领域高端化发展。加快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技术开发、装各研制及推广应用,加快大规模供需互动、储能和并网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不断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着力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化工体系。
4.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新型环保技术,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在污染治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再生水资源、清洁生产、核技术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水土植被保护、涉重金属危险废物无害化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注重研发大气治理、新型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环境监测等核心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清洁生产审核、排污权交易等节能环保业态。在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烟气脱硫脱硝、工业污染治理等环保重点领域,鼓励发展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等环保服务总承包。积极推广节能量交易等市场化节能机制,依托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打造“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5.发展先进生物医药技术,促进医疗健康产业高端化。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陕西中医药研究,积极对接、引导、嫁接国内外先进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和健康产业,重点研发生物检测、创新药物、现代中药、新型疫苗、医疗装备、生物治疗、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等技术。注重提高重大疾病的诊疗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新药创制、新型医疗器械、先进诊疗等业态。促进增材制造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老、养生等健康产业网络化、精准化、定制化发展。
6.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农业技术,促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围绕关中高效农业、陕南绿色农业和陕北有机农业开展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开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养殖,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质量安全控制和全过程安全追溯水平,强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效应。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土质改良、无污化耕作等先进耕作技术,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新型农业转型,全面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粮油、果蔬、茶、畜牧等产业,推动农业装备设施化、经营模式现代化、管理高效化、产品绿色化。
7.发展现代服务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促进服务业多领域融合化。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应用,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创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网上交易、工业产品网上定制、上下游关联企业协同发展。着力搭建面向中亚、西亚的互联互通物流枢纽,形成内陆港与航空港无缝衔接的联运物流网络体系。
8.发展战略核心领域颠覆性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界协同化。加快开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以终端产品研制带动核心关键技术、材料突破,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协同创新,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自动控制技术研发攻关,开发以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柔性化智能装备。促进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构建从技术研究、装备制造、材料制备到产品加工、技术服务等环节完备的全产业链体系。着力突破高性能结构、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型功能等材料领域关键技术,加快新材料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应用。
(二)原始创新提升工程
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构建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原始创新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和前澹性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区域原始创新能力。
9.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继续巩固和加强我省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国内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重点发展与我省产业紧密相关的通信、软件、材料、农业等领域优势学科,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型显示、电力电子等领域特色学科。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大力培育新兴学科,促进基础学科均衡协调发展。
10.加强重大基础研究。坚持前沿科学探索与应用基础研究相结合,鼓励科学发现,突破初始创新“前沿一公里”。超前部署重大科技攻关,加大对空间、海洋、网络、核能、材料、信息、生命等领域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发力度,着力解决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亚待解决的科学前沿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并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建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应用基础研究体系。
11.加强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学、资源开发等领域重点建设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陶瓷基复合材料、无人机系统、视觉信亮处理、植物化学、濒危药材资源保护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制定技术创新指南和重大产品研制路线图,突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依托我省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大型骨干企业,以项目、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加快建设若干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三)三大深度融合创新工程
加快军民深度融合、央地深度融合、省部深度融合,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用、成果加速转化,强化多领域、全要素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军民、央地、省部多层级的yl23411永利、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12.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在航空航天、信息安全、新材料等领域,推动军工单位与高等院校和地方研究机构共建军民两用中试基地和工程中心,积极推进军转民项目优先在本地发展。建设军工单位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运用好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特色运营平台,发挥好航空航天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提供军工科技成果发布、宣传、推介、对接、转化、投融资等服务。推动军工和民口单位参与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促进高精尖军用技术和先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拓展国防科技领域市场准入,加快民用行业产能向军品科研生产转移,推动军民技术、能力双向交流。
13.促进央地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央企进陕,加强招商推介,推动央企科技成果在陕落地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搭建和完善多种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央企在陕成立技术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中央驻陕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创新资源与陕西重大产业需求有效对接,促进驻陕央企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地方企业合资、合作、合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央地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格局。
14.促进省部深度融合。鼓励国家部委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与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开展战咯合作,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智库,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规划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加快推进国家部委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图书情报资料等科技资源向我省各类创新主体开放,与本地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创新要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四)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工程
进一步强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15.培养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紧密结合我省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突出问题,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各类技术创新项目,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创新研究,提高工程化开发和产品研发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品换代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引领带动作用,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构建完善的产品制造管控体系,培养行业先进适用专业人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16.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破解产业细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积极培育研发、生产、服务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行业地位突出、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比较大的优势企业群体。围绕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和产品,积极拓展应用领域技术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培育一批高端制造科技服务企业二围绕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和电子商务、大数据、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现代服务创新企业。依托一定生产规模和转型基础,开展生产装备技术升级和新工艺攻关,培育一批二次创业的技术转型升级企业。
17.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创途在XIAN" ,陕西中小企业双创基地、西安众创示范街区等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过程孵化服务链条,支持众包、众筹、众创、众服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推动种子期、初创期中小微企业重点发展技术创新、工业设计、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企业融资、人才培训等业务,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18.培养具有突出科研优势的高校院所。引导高等院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深入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计划,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研究开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创新水平。结合我省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技术需求,加快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平台、专业性研究院等,推动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围绕我省经济和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加快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技术瓶颈,持续推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19.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一院一所”创新示范作用,大力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等研究院所产学研结合、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行业技术引领支撑作用。鼓励支持行业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选择重点领域,运用市场机制聚集创新资源,整合人才、技术、产业、金融等多种要素,以企业为主体开展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重大项目。构建新型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
20.建设园区专业化创新服务平台。按照专业化集聚发展原则,支持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基地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互补式错位发展战略,打造航空材料、航空电子、卫星导航、航天动力、复合材料、钦合金等领域产业集群,发挥基地在区域经济中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21.建设创新成果中试基地。围绕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省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持续不断地将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努力将中试基地打造成完善科研成果、服务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22.建设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设卫星应用、高功率激光器及应用、钦及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应用、物联网等重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促进技术、产业和资本等要素高效配置,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技术集成与产业深度融合。
(六)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工程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注重发现和研究能够对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颠覆性技术,实施好已启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部署一批体现创新驱动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加快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开发重大战略性产品。
23.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项目。加强煤炭高产高效绿色开采和油气勘探开采技术创新,推进油页岩、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攻关。实施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油共炼、煤制烯烃/芳烃等重大技术工业示范项目。发展新能源汽车、涡桨支线飞机、智能电网与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重大核心技术。
24.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支持自旋转移力矩磁存储器、光子集成芯片和MEMS芯片中试封装产业化、精密卫星授时等项目。重点开展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洁净煤技术、超导及高性能特种稀有金属材料、集成电路、WAPI工网络安全、分子转化医学等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首仿化学药物、抗体药物新药研制开发。
25.实施重大民生科技项目。加强粮食丰产稳产yl23411永利,重点在关中高产田创建、渭北旱区粮食增产增效、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粮仓建设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组织实施苹果、称猴桃、核桃、红枣等果业转型升级重大专项。开展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与雾霆综合控制研究,加快水污染治理、城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土壤修复治理技术与设备的研发。
(七)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
加快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yl23411永利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国内外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人才集聚区。
26.推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计划。继续实施国家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积极吸引国家两院院士及高水平科研团队来陕创业,发挥在陕两院院士和省政府科学家顾问团作用,瞄准产业高端和技术前沿,在重点领域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及紧缺人才,吸引熟悉企业资本运作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和重点yl23411永利团队来陕创业,形成人才集聚洼地。
27、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培养计划。加强yl23411永利团队、青年科技新星等人才培养和选拔,造就一批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yl23411永利发展方向的中青年yl23411永利领军人才。大规模开展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能力、现代管理水平的优秀企业家,打造一批符合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的技术创新团队。
28.推进创新人才自由流动计划。有效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创造条件让科技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鼓励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带科研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一定比例设置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形成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
(八)对外开放合作创新工程
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鼓励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不断提高创新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9.加快创新要素引进来。积极吸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和创新型企业来陕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省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机构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在陕设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切实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联合研发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三星聚集带动效应,在西安、咸阳高新区推动建设中韩产业园,强化在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服务外包、新材料等领域的开发与合作。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内陆港、自由贸易区、国际金融中心、大数据中心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30.加快创新主体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机制,鼓励打造一批国际性交流合作平台,支持省内高等院校与丝路沿线国家建设大学联盟,开展联合办学与科学研究,促进国际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合作。实施产业“走出去”战略,重点建设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日利亚等一批海外产业园,推动能源开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以及文化产业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打造“海外陕西”。
(九)高新区创新提升工程
31.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协同联动发展。以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采取“核心区十托管区”发展模式,试行通过技术服务、产业链协同、异地孵化、飞地经济、模式输出、园区联盟等方式,深化与省内其他开发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产业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互赢。推动西安高新区与杨凌、宝鸡、咸阳、渭南等国家级高新区互动联动,打造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在愉林、安康等高新区设立关中飞地科技园,推动关中科技资源向陕南、陕北辐射转化,构建协同创新核心骨架,形成西安带关中、关中带全省的创新发展格局。
32.加快省级高新区建设发展。推动各省级高新区结合当地实际凝练重点产业与发展模式,形成各有侧重、错位发展的格局。推动市县特色工业科技园区完善创新平台、聚集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生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中培育建设一批省级高新区。适时向国家推荐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力争“十三五”末,达到每个设区市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新区。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营造激励创新环境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专利、商标、版权集中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整合知识产权综合执法机构,推进专利、商标、版权综合行政执法,设立知识产权综合业务受理平台,实现各类知识产权申请、缴费、投诉、法律状态查询一站式服务,推进司法审理模式、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协调机制等改革任务先行先试。强化权利人维权机制,依法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完善操作层面侵权举证规则,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产权侵权预警、维权援助等服务。
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优化无人机、3D打印、生物医药等创新产业的监管模式,创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远程医疗、智慧旅游、教育信息化等服务领域的监管方式。落实国家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全省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的执行力度,及_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宽市场空间。
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和监督作用,落实国家关于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标准体系,并加强执行过程监管,通过环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质量和安全等指标,引导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环保、质监、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的管理政策导向。
(二)培育技术创新市场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施市场需求明确的科技项目。综合运用引导墓金、股权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加大企业和企业家在政府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转型发展的新机制。
实行创新产品优先采购。在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拓展民口企业和科研单位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采购范围,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鼓励采用首购、订购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三)健全创新转化机制
推行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其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可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允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自主决定,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转移转化活动。
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依法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对技术转让或许可方式转化职务发明成果、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实施转化和在研究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落实国家“三个”不低于50%的科技成果转化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按不低于80%执行。积极研究推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行的科技人员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依法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免责。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制度。全面掌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数量,以及实施转化情况和相关收益分配情况,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财政资金支持的应用类科研项目,要加快形成科技成果并推进转化,同时建立问责机制。
(四)强化科研体系
健全科技资源统筹体系。推进科技资源大统筹,按照横向全要素、纵向全链条、一体化实施的方式配置创新资源,推动项目、人才、资金、仪器设备、科技成果等要素高效配置,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间有机衔接。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共用,不断完善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承载、示范、展示和服务功能。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资源统筹联盟,形成立足陕西、辐射全国的“互联网+”服务体系。
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对科技开发类科研机构推进企业化转制,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的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对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对公益类科研机构,逐步建立绩效拨款制度。落实科研事业单位在人员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法人自主权,在有条件的单位试行任期制或聘用制。
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大力推广西安光机所“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创新模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三位一体、母体控股、股权激励、资本运作”创新模式。遴选30家单位作为重点,推动组建高层次创新团队,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专业孵化器,培育新产品、新企业,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完善6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行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大工程平台。
(五)提升财政金融的创新支撑能力
改进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进财政科研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经费管理重点转向事后绩效评估和全程服务。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制度,增加间接费用比重和绩效支出比重,合理补偿项目承担单位间接成本和科研人员的智力投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对企业委托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项日的经费,实行分类管理。
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事后补助、政府购买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创投基金和民间资本等进入yl23411永利领域。对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公益性、共性技术类项目,主要实行前资助方式支持;对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项目、yl23411永利平台的建设等,主要实行后补助方式支持;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
构建科技金融多元投融资体系。壮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支持发展微天使、微种子基金等,引导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等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推进科技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融资。完善科技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科技保险和专利保险补助、科技贷款贴息等政策,积极开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试点,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统筹协调创新政策
推行链条部署清单管理。系统梳理我省各领域科技资源,实施“项目一人才一成果一平台”链条部署。建立重点产业分级清单、重大项目清单、重大基础研究前沿清单、重大研发平台清单、重大科技成果清单、领军人才清单、军民融合及改制院所清单、众创空间清单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实现清单管理。
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加强“战略研究一指南编制一申报受理一评审立项一过程管理一结题验收一后评价反馈”的全程服务,推行网上评审、视频答辩、异地评审等方式。优化专家遴选方式,扩大企业专家、风险投资人、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专家参与市场导向类项目评估评审的比重。加强科技项目和经费信息公开,建立各类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估、动态调整、项目终止和考核问责机制。全面实行科技报告制度,强化科技信用体系建设。
集成“政策工具箱”。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融合,推动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教育、社会保障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协同,组成系统配套的“政策工具箱”。及时组织开展政策清理更新,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开展政策执行情况评估。
六、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
(一)完善创新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立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评价,重在成果的科学价值和领先度;对应用研究评价,重在科技成果的突破性和对产业发展的实质贡献;对科技推广评价,重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税收、就业贡献等经济社会效益指标。以此作为政府对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成果奖励的重要依据。
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基础研究人才,坚持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为原则,着重评价其创新成果对于国家和我省重大需求的实质性贡献,以及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对应用研究人才,以聚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原则,着重考察工程实践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带动性;对技术服务和转移类人才,以创造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评价促进技术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和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能力;对软科学研究人才,重点评价服务决策需求、形成战略研究报告、支撑思想库智囊团建设能力。
(二)提升创新服务水平
整合创新服务资源,以公共平台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化机构建设为支撑,建立全链条、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建立技术转移与交易平台。加快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和示范机构,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稳步推进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探索技术转移创新服务新模式,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网上在线技术交易模式,实现跨领域、跨区域、跨机构的资源共享和集成服务,推动技术转移和交易平台网络化。
完善技术标准认定与检测服务。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体系。建立陕西省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开展专业化检测服务。加快实验动物品种资源与质量监替检测站建设,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加强动物、植物、微生物菌种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共享体系建设。扩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规模,加强与国家及其他省市相关平台的信息交流与数据共享,拓展科学数据资源共享范围。
加快专业性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资产评估、产权交易、风险投资、政策法律、会计税务、管理咨询、项目评估、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技术交易担保、招标投标、技术信息等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作用,增强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
培育壮大自主创新品牌。发挥典论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支持民族品牌、支持自主创新的宣传力度,不断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品牌意识。在丰流媒体开设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民族品牌专栏,定期关注、报道民族品牌自主创新成果,为推进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三)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发挥政府引导、政策导向作用,加快培育适应大众创业的市场环境,努力营造鼓励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加强创新创业宣传。加强各类媒体对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公布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情况、新动态、新亮点,报道一批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典型人物。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创业精神和创客文化。结合创新型市县(区)建设,开展科技下乡、创新大讲堂等普及活动,让创新理念深入基层。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注重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鼓励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开源创新。积极举办全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青少年yl23411永利大赛等赛事,鼓励创业孵化机构举办创业沙龙、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训练营,活跃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积极建立多种形式的yl23411永利教育基地,大力推广科学思想、创新精神,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营造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四)强化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各项任务,统筹推进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联系,开展省部合作,及时研究解决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共同推进纲要全面落实。
落实责任分工。建立创新驱动工作责任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确保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市、县(区)要加强对创新驱动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加强协同,形成合力。
强化考核评估。制定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综合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实施情况的定期考核和跟踪分析,把创新投入、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等内容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本纲要确定的创新驱动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按年度对标分解到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逐步提高考评权重。
|